做运营的一般工作都很杂,很重复,把一年的工作细数下来无非就是几个重点节点,把这些节点玩出花,带来增量,为产品提供杠杆支撑,那么你这一年的本职工作就完成了,如果能在这一年的工作中收获到经验、丰富个人技能,那么年终表现你就可以给自己打高分了。

  那么回到标题的问题:运营工作者最重要的能力是?

  答案很简单:分析能力

  别急,我们来细细拆分为什么是分析能力。

  在就业时,公司一般会通过就业年限来区别一个运营是低级运营还是高级运营,这种区分方式是非常片面且不科学的。在沟通了身边多个运营工作者后,我发现了一个普遍规律:初级运营没有经验,一般的运营喜欢靠经验,高级的运营不靠经验。

  这句话怎么理解呢?我这里讲个很简单的小故事。

  在某家公司,一共有三位新来的运营ABC,分别负责不同的项目,其中C就业年限最长,业绩最好,B稍逊色,C则刚毕业入行没多久。

  项目第一阶段收尾后,发现三个项目的业绩差异不大。但是C在这个过程中坚持整理数据,并生成报告,上报领导总结经验。B则把工作上的一些不足记了下来,打算在第二阶段避免。A则做的最少,脑海里只是大概有个印象,没有下一阶段工作的规划。

  在后续进行项目复盘的时候发现,经历过三个阶段的三个项目,C运营的项目业绩最好,B辞职,A则毫无起色。

  可以见得,用数据说话是最科学的运营工作模式,用经验指导工作次之,摸鱼等死最次。

  高级的运营工作者一定是懂数据分析的,最起码具备一定的基础能力。从我一个数据分析师的角度来看,运营所具备的数据分析能力是非常浅的,入门也是非常容易的,一般只需要学习简单的统计学基础和BI工具即可,并不需要学什么爬虫数据库。

  新手运营去学Tableau和Yonghong Desktop都可以,一个是外国的BI工具,一个是国内的。而这没什么区别,美化能力都不错,数据分析能力也很强,对于个人在职场使用来说绰绰有余,中小企业也可轻松驾驭。稍有区别的是前者是付费使用,年费较贵,后者则是免费软件,性价比高。

  用数据说话早已成为了各行各业的通用秘诀,数据分析听起来专业,但想简单入门也并不是鲤鱼跃龙门,希望我的回答能帮到越来越多职场人在工作中实现自己的价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