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品牌引流量提品质论英雄,新乡以品牌创建引领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王永乐 通讯员 李丹
12月15日,河南省文旅厅官网发布公示,拟认定13家景区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新乡市五龙山旅游区名列其中。该景区成功创建国家4A级旅游景区是新乡市全面开展旅游品牌创建工作的一个缩影。
2023年,新乡市持续坚持深化旅游品牌战略,不断依托独特的旅游资源、发挥优势,打造个性化、多元化的旅游产品,大力实施文旅品牌创建行动,全年总计创建国家级、省级旅游资源开发品牌35个。
目前,宝泉旅游区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工作取得实质性进展,五龙山旅游区成功创建国家4A级旅游景区,轿顶山和苍峪山旅游度假区成功创建省级旅游度假区,郭亮村、五陵村等12个村庄成功创建省级康养旅游示范村。同时,省级乡村旅游特色村、省级休闲观光园区、省级特色生态旅游示范镇、省级乡村旅游创客示范基地等旅游品牌不断增多、产业规模不断壮大,旅游产业核心竞争力稳步提升。
品牌创建引导,多方融资投入。新乡市通过旅游品牌创建,充分盘活运用闲置资源优势,注重优化旅游业态结构,改善旅游投资服务环境,吸引更多的社会资本参与文旅产业发展,拓宽建设投融资渠道。长垣市自2020年9月启动河南省旅游标准化示范单位创建工作以来,先后投入18.29亿元开展全民创建,并于2023年2月成功创建河南省旅游标准化示范单位。
卫辉市苍峪山旅游度假区自2022年启动创建以来,累计吸引社会资本近1300万元,投入旅游基础设施建设资金300余万元,成功创建河南省省级旅游度假区;新乡县大召营村自2022年成功创建省级乡村康养旅游示范村以来,总计吸引投资资金2375万元,其中,新乡县政府投入衔接资金、三通一规范资金等用于乡村旅游发展的财政资金1415万元,吸引社会资本筹建画家部落资金960万元。
品牌提升质量,推动基础建设。新乡市大力推进实施“星A计划”,通过创建旅游景区龙头品牌去打造精品,以创建促升级,使旅游业态产品更加丰富。
宝泉景区自启动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以来,投资20亿元建成崖天下景区,创造了“世界上最大的玻璃底观景平台”祥云观景台、“世界上山体内的最高电梯”L型洞穴电梯、“世界上最大单体单层轿厢”洛伽寺索道等三大世界之最;投资2亿元对原有宝泉·大峡谷景区的游客中心、入口停车场等咨询集散体系,全景导游牌、方向指示牌等标识系统体系,以及外围周边环境整治等进行全面升级改造,国家5A级旅游景区创建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
五龙山旅游区自2020年启动创建国家4A级旅游景区以来,累计自筹资金投入1000万元进行基础设施建设,成功创建国家4A级旅游景区。
今年5月,平原新区王府井奥莱·平原小镇、凤泉区同力水泥工业旅游景区成功创建国家3A级旅游景区;8月-9月,获嘉县同盟古镇景区、同盟山景区分别成功创建国家3A和2A级旅游景区;9月,长垣市驼人医学博物馆自筹资金870万元进行全面升级改造,启动创建国家4A级旅游景区;12月,伯玉君子文化旅游区成功创建国家3A旅游景区;全市A级旅游景区达到32家,同比增长22.22%。
品牌示范引领,增添行业美誉。全市充分利用旅游行业高渗透性、强融合性、可跨越性优势,为新乡旅游打造品牌阵地,不断提高新乡旅游产品的美誉度、知名度和认可度,又好又快持续推进旅游业高质量发展。9月,文化和旅游部公布了首批文明旅游宣传引导十佳案例、优秀案例名单,河南省新乡市南太行八里沟景区《服务引导并重 激励约束并举 践行文明从“景区包揽”变“人人参与”》案例成功入选首批文明旅游宣传引导十佳案例,是河南省唯一成功入选的文明旅游宣传引导十佳案例。
同期,新乡市9个村庄2个园区2个乡镇1个基地被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评为河南省乡村旅游特色村、休闲观光园区、特色生态旅游示范镇和乡村旅游创客示范基地。卫辉市太行赏花之旅、“诗画金秋”丰收喜乐之旅入选全国乡村旅游精品线路。众多旅游品牌的持续打造,持续提升了新乡旅游的综合竞争力。
品牌深度融合,助力跨越发展。创建旅游品牌是实现生态、民生、产业、文化四位一体和谐发展的重要途径,新乡市把旅游产业聚焦美丽乡村建设、生态环境建设,形成多要素、复合是综合发展模式,使旅游业成为调结构、惠民生、保生态、促跨越的重要抓手。
卫辉市狮豹头乡南寨沟村就地取材,利用太行山丰富的石材资源,打造石头风景画,将太行农村风情“烛下读书”“滚铁圈”等回忆主题与“犁地、收割”等农耕文化相融合,创造20余篇大幅太行生态石头画,生动形象描绘了幸福美丽乡村新景象,同期,该村被认定为3A级河南省康养旅游示范村,形成了社会宣传效应和经济效应双丰收。
“全市大力实施文旅品牌创建行动,就是要以品牌引流量,以品牌提品质,以品牌论英雄,以品牌为载体和杠杆,擦亮‘壮美太行.丰采新乡’名片”。新乡市市文旅局党组书记、局长韩卫军表示,下一步,全市将着眼于品牌类型丰富、品牌内涵充盈、品牌传播出圈目标,依托独特的文化底蕴和旅游资源,横向构建以城市文旅品牌、主题漫游长廊、文旅消费品牌为主体,纵向形成全国性、省域性、地域性的多层次文旅品牌体系。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