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人们发自媒体视频的时候,简直是秒传,刚摁了发送按钮,视频就发送出去,除了在上传的时间等待,就没什么等待时间了,要是视频比较小,一点就发送出去,没有什么审核时间。那么,为什么现在审核时间变长了?

以前人们发送小视频的时候大多处在自媒体平台刚刚兴起的阶段,没有什么严格的审核规则。就好像经济发展初期,要放宽审核政策一样,审核过严会限制经济的发展。平台发展也是如此,刚刚兴建的时候并非能获得资本的投资,也并非能有什么审核机制起作用,而是要吸引很多人来注册,哪怕只是让那些人来玩玩,也要吸引他们过来。即便有一些粗俗的小视频,也不一定能立刻删除,而是要留着,招引更多的人来注册,来上传视频,观看视频。也就是说,自媒体平台刚刚建立的时候,并没有严格的审核机制,以至于作品良莠不齐,粗俗的作品很多,甚至有很多触碰主流意识形态底线的作品,却能哗众取宠,获得很多人的关注。后来,平台方逐渐做大做强,也就不会有什么放松的审核了,细分市场,包括细分作者,细分作品,要把他们限制在所谓的垂直领域。

进入垂直领域的作者会有一些限制,还会被平台背后的大数据强制贴上兴趣标签,当然也就没有什么太多的创新性了。毕竟,在每一个垂直领域,都有所谓的大咖,一般人进入之后,只会成了跑龙套的,甚至成了垫底的,只能成为粉丝,却不能成为主播。要是还靠以前上传粗俗的作品或者触碰主流意识形态底线从而哗众取宠的作品博取关注,就会大大受限,不但作品要被限制,不能发表,长期发表这样作品的作者也会遭到封杀。那么,谁还会干费力不讨好的事情呢?

在加大审核力度的前提下,审核自媒体视频的时间明显变成长了。毕竟,自媒体视频有一定的播放时间,比起图文作品集合的图片和画面更多,要是靠机器审核,就得费很大的时间,有时候还会出现误判。要是结合人工审核,误判的机会就比较少。于是,很多短视频上传之后,要经过大数据进行一轮审核,审核过后,有些不能确定是否发表的作品要经过人工再次审核。人工审核的时间比较长,毕竟人手有限,而上传的短视频简直可以说是铺天盖地,要想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就变得很困难。人工审核会拖慢审核进度,只是并不会影响作品的质量。

除了人工审核之外,就是平台方故意拖慢进度,毕竟有些作品打了“擦边球”,不知道是不是会产生不良影响。于是,平台方就要暂时“按下不表”,就相当于评书里的“按下不表”,先说别的事情,等到说到这个事情的时候,再提起来。很多自媒体作品也是如此,被平台方有意“按下不表”,或许没有符合热点的需求,打了“擦边球”,难以判断,或者只是人工审核时间太长,拖慢了发表进度。当然,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有些热点事件发生了,很多视频都在蹭热点,但尺度问题难以把握,平台方要审核这些视频,肯定会延长审核时间,以免漏掉了一些“出了问题”的视频,引起不必要的麻烦。

当然,视频传上去之后,审核时间和发表的难易程度成正比例关系。要是视频没有什么犯忌讳的东西,没有盗版,也没有触碰什么意识形态,或者没有明显禁止的东西,就会很快通过。要是有些触碰主流意识形态底线的东西,就有可能延长审核时间。要是打了“擦边球”,让人难以判断,就会大大延长审核时间。甚至一个短视频在一个星期内都不可能发表出来,时间都用在审核上了,状态为“正在审核”。或许,已经被毙掉了,抑或许,平台在等一个合适的机会,或者说在等一个合适的舆论环境才能发表出来。

审核时间变长并不一定是好事,可能会遭遇言论不自由的情况,也可能会造成对作者的一种损害。毕竟,现在做短视频的已经出现集团化、规模化发展,仅凭一个人做短视频,玩玩还行,要是想做大做强,几乎成了不可能的事。

日渐精美的画面,带动了分辨率的提高,让很多人都热衷于拍摄高清晰度的视频,也无形中让视频的个头增大了不少,当然也给短视频平台的服务器和工人带来很大的压力。要是回到当初,随便用手机拍摄一段视频就能上传,不在画面上以及分辨率上搞竞赛,或许会加快审核速度。

不过,在人们蜂拥而入的时候,成集团化、规模化进入之后,平台方必定要规避政策风险,以免因为传播不当视频而被罚。流量越大的短视频平台就越是谨慎,审核也就越严格,而且还得要动用大数据,对以前人们发布的短视频时时扫描,一旦发现和政策不符的就果断删除。毕竟,政策总是在变,舆论也在变,不由得平台方不谨慎。

于是,短视频的审核时间变长了,已经成了无可避免的事情。